首页 > 作文600字

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

秦孝公时期,商鞅欲推新法,为取信于民,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,布告百姓,如有百姓能将此木搬至北门的,赏予十金,百姓将信将疑,没人敢搬此木,于是,商鞅又布告百姓,能搬此木至北门的,赏予五十金,终于有人将此木搬至北门,商鞅立刻兑现赏金,以示诚信。商鞅立木取信的做法,得到了百姓对新法的信任,从而使新法得以顺利实施,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:无诚不行,无信不立。

1、立木为信的故事简短立木为信的故事简述

1、公元前361年,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。他下决心发愤图强,首先搜罗人才。他下了一道命令,说:“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,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,就封他做官。”秦孝公这样一号召,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。有一个叫公孙鞅(就是后来的商鞅)的卫国人,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当官,公叔痤临终前将他推荐给魏惠王,但没有得到重用。

商鞅对秦孝公说:“一个国家要富强,必须注意农业,奖励将士;要打算把国家治好,必须有赏有罚。有赏有罚,朝廷有了威信,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。”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。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。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,自己刚刚即位,怕闹出乱子来,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。过了两年,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想起了改革,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。

2、立木为信的故事?

战国时期,秦孝公锐意进取,召来魏国的商鞅主持变法。时值天下纷争礼崩乐坏,没有人相信一个魏国人能帮秦国强大,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,商鞅在都城南门外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并当中许下诺言:谁能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10两。围观者都不相信轻易能获得如此高的赏赐,于是商鞅不断提高赏金的分量,当赏金达到50两时,一位壮汉终于忍不住了,他扛起木头走到了北门,事后商鞅果然将赏金递给了他。

3、立木取信故事

春秋战国时,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。为了树立威信,推进改革,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: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十两,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,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,于是,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,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,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。商鞅这一举动,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,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。

4、商鞅立木的故事

春秋战国时,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。当时处于战争频繁、人心惶惶之际,为了树立威信,推进改革,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: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十两,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,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。于是,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。

保存到:

相关文章

Top